2020年,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要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本书就是一部碳中和时代关于新能源的梦想、探索与道路之书。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怎样聚合技术、市场
碳达峰与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我国碳排放超过50%来源于制造业,本书面向我国制造业碳达峰、碳中和需求,系统总结了制造系统碳流动态建模及碳效率评估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包括低碳制造的内涵、典型制造工艺碳排放特性、碳流动态建模方法、碳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制造系统碳效率优化与精益管控方法
碳中和技术概论
本书以全球化视野综合梳理了气候变暖的威胁和因应策略,通过技术、产业、金融、社会等多维度调研和观察分析,精心选取了碳中和的行业案例,提出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物多样性、生生不息的生态逻辑,凝练出全方位从1到0,全球化只此青绿的碳中和路线图、未来愿景,初步架构成碳中和领域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产学研鲜活新著。碳
作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启动,将逐步覆盖超过8000家高排放企业,创造一个千亿级别的交易市场。本书首先介绍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原理、国际碳市场我国碳交易试点发展情况,为读者提供碳市场运行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国碳市场的最新政策,详细阐述了企业、核查机构、投资机构等不同主体如何参与温
《工业企业碳中和与绿色发展》从全球视角对中国碳排放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广泛的阐述,是面向国际前沿同时结合国内现状、理论联系实际的实用图书。《工业企业碳中和与绿色发展》(下册)是本套书的重点行业篇,主要介绍了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建筑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化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造纸行业、交通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碳
碳市场衔接趋势下碳交易价格整合度及其风险预警研究
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2022)
本书为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欧训民课题组在交通能源技术评价和战略政策分析方面的多年研究成果,其中大部分内容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 全书构建了包含交通服务需求、交通运输结构和低碳交通技术等分析模块的中国交通能源碳排放分析模型,重点分析了未来中国电动汽车用户的总拥有成本变化、中国高铁发展对民航运输的影响和中国民航运输
《工业企业碳中和与绿色发展》从全球视角对中国碳排放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广泛的阐述,是面向国际前沿同时结合国内现状、理论联系实际的实用图书。《工业企业碳中和与绿色发展》(上册)是本套书的基础公共篇,主要介绍了气候危机与绿色发展,碳中和管理体系,碳排放配额与交易管理,“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与企业碳金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