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贵州黔东南一个村寨的地方性经验材料,结合历史与现实,围绕其社会变迁及生态变化进行研究,展示出村庄从自发到自觉的生态实践的动态图景。本研究既涉及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主体心态的变化,同时也关注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继承和创新,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提供思路和参考。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主题报告是省领导关于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总报告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2021~2022年湖南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分析和展望;分报告是湖南省相关职能部门围绕绿色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制造、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湖保护与治理、生态系统保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地理条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辩证思想及唯物辩证法为根本理论与指导思想,遵循联系的观点与整体史观,运用环境史理论与方法,对明代以来韩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现象予以研究,从环境机制角度构建明代以来韩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的新的解释范式,讲述生态环境故?
城市体检是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城市发展建设方式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该专题论述了在我国经历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城市自体检+第三方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的城市体检工作方法和实施路径,提出新时代要以城市体检为手段,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断满足人
我们不断被告知,我们的星球正处于危机之中;为了拯救它,我们就得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其实有一种全新的清洁能源就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那就是氢能。从交通和基础设施到供暖和发电,氢能可以取代化石能源,促进经济增长,并鼓励全球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它还可以解决当今可再生能源*令人头疼的问题,如风能与太阳能的运输、储存及其对天气变化
本报告延续了历年报告的主体框架,即:进展、认识与思考、方法与技术、实践与探索,以及中国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优地指数)报告,共五大部分。(1)进展篇,主要阐述2020~2021年度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情况,期望通过对新政策、技术、实践以及事件的总结,分析该领域2020~2021年度各行业获得的经验与教训,为进一步发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世界正在迈入生态时代。新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保持着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强烈问题意识,一直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与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文明建设并行的特殊时空顺序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了特殊的要求,也面临着众多其他国家不曾经历过的现
2018年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原则,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书以六项原则
本书以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多尺度特征刻画、致贫机理揭示及可持续调控路径探索为目标,采用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要素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时序演化与尺度效应研究相结合、数值模拟与实地校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评估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格局,初步解析区域相对贫困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作用关系。本书由三个篇章组成:上篇,重点阐
本书在作者多年城市生态规划、修复和管理研究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综合方法,综合考虑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广东省地方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城市化与低碳生态城市研究理论与实践,在对广州市增城区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增城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与建设框架,生态经济功能区划与分区发展导引、城市生态控制规划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