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美国21世纪以来文化发展战略重要文献,包括富布赖特访问学生项目成果评估、富布莱特访问学者项目成果评估、青年交流学习项目评估报告、对艺术教育的再投资:通过创造性学校赢得美国的未来、美国政府资助国际交流与培训项目年度报告2012、美国国际与战略研究中心巧实力战略报告等内容。
成败落基山卡普兰在儿时的家庭旅行中邂逅了这句话,它既概括了美国的地理环境,也是西进运动的写照。卡普兰将之引为人生箴言,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在游历过全球近70个国家后,2015年春天,卡普兰带着对父亲的回忆、对祖国的感怀,开启了人生中后一趟美国自驾之旅。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长岛海峡到西部荒野,这一次,不是作为记者或旅行
☆为什么美国没有文化部,其文化却能影响全球? ☆为什么艺术在其他国家面临严重的经营困境,在美国却拥有持续不断的资金来源? ☆为什么美国的富豪热衷于向艺术捐赠? 作者马特尔历时四年,走遍美国35个州110个城市,进行了700多次访谈,采访了几乎所有的博物馆、大剧院、交响乐团、大学艺术中心、大学出版社、慈善基金会、非营利机
智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为何在美国,智识本身及拥有智识的人屡屡遭到忌恨和怀疑?为何一部分美国人热衷于追捧自我奋斗的商业天才,而不信任政治精英?为何他们情愿接受煽动信息,却拒绝听从专家意见?本书是解析美国反智主义传统的里程碑式著作,揭示出美国性格中的许多关键特征。它不仅从宗教、政治、商业、教育等方面追溯了美国生
本书探讨了美国政治、宗教和教育中的反智主义的根源,描述了反智主义是如何贯穿于整个历史和“实用性的”美国文化的,并深入地剖析了教育、政治和商业等不同领域中知识分子与大众的矛盾。
英文影印本。 一部系统介绍古代拉丁语文化的百科全书,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学术、技术、风俗、鸟兽草木方方面面,与伦纳德·惠布利主编的《希腊研究手册》(ACompaniontoGreekStudies,1905年第1版,1906年第2版,1916年第3版,1931年第4版,桑兹也参与了此书的编写
本书探讨了中国和拉美之间的相互认知,特别是拉美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及其对拉美的影响,以及在此背景下中拉如何加深相互了解。就实践而言,本书从国际关系理论、传播学、社会文化分析等视角出发,探讨了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拉双方在各领域的交流现状(涉及政府、企业和民间在官方对话机制、专业论坛、党际交往、人民团体、文化产业、媒体、教育
作者以美国在日本实施的国际文化战略为出发点,详细描述了二战后美国在日本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并将美国在日本投入的文化教育交流预算与在其他国家地区的投入预算进行了比较,从而不难看出日本如何且为何成为美国实施其在亚洲地区的国际文化战略的重镇。作者援引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话——“我们待人要心存善意,而非恶意。比起掠夺土地
常青藤盟校是如何进行海外面试的?美国大学对国际学生有什么期待?有什么恐惧?新冠疫情爆发后,身处纽约“震中”的华人留学生,如何自处?这场全球大疫,我们能学到什么?刘佳妮,“千禧一代”中的典型代表,从一名重点公立学校的芭蕾舞特长生,考入美国常青藤名校布朗大学。毕业后,接受过每周工作110小时华尔街投资银行的历练,也曾在麦肯
本书通过“超图解”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英国方方面面的生活与文化,浅显、精炼的文字配以生动、有趣的手绘图会让你脑洞大开。书中共分为英国不装腔指南、英国的混乱史、英国孩子的成长历程、英国人另类的生活、英国节庆以及英国不一样的风情等版块,让你饶有兴趣的了解英国文化,并且还能生动地与他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