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学研究集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刊物,是其多年来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每一辑收录的论文,大部分都是当年或头一年在东方文学相关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最新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东方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本书是第10辑,分“作家作品研究”“民族文学和民间文学”“泰戈尔诞辰16
《领读》是由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成都市全民阅读推广公益大使周东倾情奉献的一份有声书单。周东先生以领读人的身份精选四十余部经典好书,与读者分享阅读感受,解析作品主核、艺术魅力及作家故事,并献声朗诵经典片段,用声音与文字带领读者遨游不同作家的精神世界。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在领读人心中,书如
本书从名著中用规划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城乡建设与规划历程,解读城乡空间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城市规划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制度和责任的学科,社会责任感是城市规划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用专业知识解读文学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本情怀。
作为故事发生地的房屋,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书作者精选了200年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20栋房屋,从1764年恐怖小说中的哥特城堡,到1997年J.K.罗琳笔下的霍格沃茨学院。我们得以了解贝克街221号如何以单身汉之家的形象推动了福尔摩斯的冒险;《霍比特人》中的袋底洞有怎样的精神象征;《呼啸山庄》又有怎样的灵感
本书是《外国文学专题研究》的修订版,原系清华大学“985”二期的本科生教材的,按照一个学期的课程要求而设计的。全书从古希腊讲到20世纪,比较完整地将外国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进行论述,将外国文学历史、文学思潮、文学原理、文学批评等内容纳入进每一章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分析之中;为了照顾到中文专业以外的理工科同学,尽量将“
本书首次论证了世界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双向关系:世界文学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而中国现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又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本书认为,世界文学不是一个固定概念,而是一个旅行的概念;世界文学不是各国/民族文学的总汇,而是指那种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文学;世界文学经典的评价应当依循某种普遍的标准;在世界文学史的编写过程中
本书主要是王东东等几位文学研究者对于诗歌与文化等主题的研究成果和作品汇集。在呈现张杰、曾纪虎、楼河等几位诗人作品的基础上,从文化学术研究的角度,对于诗歌与文化的关系,诗歌的用途以及诗歌与写作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提出当下诗歌仍旧承载了在历史情境中变化着自身的“语言-历史”机制,特别是诗歌对于中国人在中国社会
本书是在长期深入地思考英汉、汉英诗歌翻译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自己的诗歌翻译实践经验写成。其基本思路是以理论探讨和译本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回答诗是否能译、如何译以及何为佳译等重要问题,在回答如何译以及何为佳译的问题时,本书主要聚焦诗歌翻译中的互文性、想象力、忠实性和创造性等要素,从关系性的立场提炼出互文性想象和创
本书精心选取了格丽克、里尔克、佩索阿、曼德尔施塔姆、聂鲁达、扎加耶夫斯基、毕肖普、米沃什等三十三位著名外国诗人的经典或特色之作进行介绍与品读。作者从诗人赏析角度切入,不作学院派的理论评述,这是结合生活与写诗的经验之谈,是非典型的读诗方法。
本书收录了《诗刊》国际诗坛栏目近十年来刊发的现代诗歌史上公认的21位大家的200余首诗作,其中包括塞萨尔·巴列霍,哈特·克兰,哈特·克兰,若昂·卡布拉尔,马哈茂德·达尔维什,耶胡达·阿米亥,米罗斯拉夫·赫鲁伯,英格博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