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向现代读者介绍希腊世界的图书数不胜数,但基托的《希腊人》一书堪称该领域的经典之作。本书用英式散文的风格,向我们介绍了形塑和建立了一种新的独特生活方式,即城邦式民主政治的那群人。作者频频引用希腊人自己的话来向我们展现一群人形成一个国家、国家的本质、荷马的影响,以及城邦制国家的兴衰等,是对古典时期的深入研究,并为我们
现代文明的摇篮古罗马留下诸多传奇: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么,罗马的道路是如何修建的?罗马的城市又是如何营造的?古罗马人都有哪些动人的故事? 《图说罗马人的故事》图文并茂,以照片、画作、3D图、地图、谱系图等400余张彩图的形式,多角度全景展现古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军事政治、宗教神话,揭秘现代文明的开端。
《斯巴达史》用具有冲击力的文字和画面记录斯巴达城邦崛起、统治和失败的全过程,探索它崛起的原因和治理的逻辑。本书将从斯巴达城邦的创建过程和治理之道入手,带领读者重温斯巴达著名的战役,会见凶残的首领,领略这个古老的军事强国留下的遗产。在书中还能看到一名精锐的斯巴达士兵是如何训练而来的,以及斯巴达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苏美尔人其实从未被我们简单地“遗忘”过,正如他们从未被简单地“发现”过一样。每次“发现”都只是那些试图“发现”他们的人利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对苏美尔人的重新建构而已。从古到今,这样的建构重复了很多次。本书作者保罗·柯林斯为我们揭示了在过去150年当中,各国学者如何利用出土自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各类考古和文献
罗马帝国的创立和维持都有赖于军事力量。罗马从一个意大利的小城邦发展成跨越亚非欧三个大洲的帝国,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率领军团作战的指挥官们,是他们采取的战略战术赢得了胜利,保卫和缔造了罗马。同时,他们也见证或影响了罗马军队和政治体系的发展进程。本书详细介绍了包括西庇阿、恺撒、贝利撒留在内的十五位罗马著名将领,探讨了他们征战
罗马-拜占庭帝国是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参与者,在欧亚大陆各地发现的带有帝国文化特征的钱币是其影响的直接证据。本书认为对考古发现的钱币研究不能仅停留在考古信息的梳理与分析上,而要与文献记载以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研究结合起来,在宏观的历史发展脉络上解释微观的钱币信息,说明罗马-拜占庭帝国在丝绸之路上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巴比伦距离我们已经非常久远,关于它的一切已被掩埋在两河流域的漫漫黄沙之中。但自从一个多世纪前,考古学家发现了它,人们终于得知《圣经》中的伊甸园真实的模样,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人类的文字、城市、法典、图书馆和史诗。 古巴比伦就是这样的天堂之地,历史的尘埃并不能掩盖它的璀璨。本书将带领读者,去感受古巴
公元前3世纪,罗马和迦太基展开了对两国之间的战略要地——西西里岛的争夺,布匿战争的序幕由此拉开。在接下来的百余年里,双方把战场扩大到了非洲、西班牙、意大利,展开了改变古代地中海地区政治格局的三场宏大战争。许多军事史的经典篇章在此期间诞生——从汉尼拔率领十万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通过坎尼一役把罗马推到毁灭的边缘,再到西庇阿
本书稿介绍了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的灿烂文化和辉煌历史,力图通过波斯帝国从崛起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轨迹,客观反映波斯帝国由兴到衰的历史全貌。本书稿分为波斯帝国的兴起、波斯帝国的强盛、希波战争和波斯帝国的衰亡等四部分,用20多万字对整个波斯帝国的兴衰史做了简明系统的全面叙述。波斯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
这是一本介绍古罗马历史的图书。公元137年,罗马接近权力的巅峰;财富与繁荣流遍整个帝国,城市成为了文化和学问的象征。但普通罗马人并没有感受到其中的益处,也不太关心扩张的领土、宏伟的建筑或崇高的理想。对大多数人而言,生活依然十分艰辛,每天都需要应对不同的挑战。在这本书里,我们通过与市民们共度24个小时来了解罗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