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根据教学需要重新修订了教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选编》(以下简称《选编》),据此,原有教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选编导读》(以下简称《导读》)也需进行相应的修订。在形式上,《导读》同《选编》保持一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所列篇目进行总体编排;就单篇文章来看,大体上按照写作背景、主要内容、问题阐释、
本书由五部分构成,主要围绕诚信文化与社会信用体系共建互济何以必要、何种原则、如何建设的问题,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诚信建设体系,从理论分析、模式借鉴到融通构建,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第一部分廓清与厘定“诚信文化”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诚信文化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差异性与同一性,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博大精深,其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妇女及妇女解放问题,特别是处于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妇女及妇女解放问题,并力图探索出一条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道路及其规律性。本书摘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有关妇女
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文献丛编收录了我党创建时期(1918-1923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图书。这些图书的底本均收藏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图书馆中,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反应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情况,体现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重视,也将为研究者提供更加清晰的资料路径。因此,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掌握这一本领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本书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中精选了12篇,这12篇著作是党校系统课堂上常讲的
《新中国成立前马克思主义传播文献汇编(套装全58册)》辑录1949年前马克思主义传播文献100余种,全面还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场景。以原始出版形态,保留丰富的历史信息。重点选择版本价值较高的初版本进行整理,如初版本暂缺,则用再版本代替,并在目录中详细列明,以供考证。为避免重复,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宣传、阐释的著述为主,
本书甄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民族理论文献共370余篇(部),对这些文献的背景信息、主要思想内容进行述要,分阶段系统梳理了其在中国百年传播的基本情况,总结了不同传播阶段的主要成就,同时有针对性地选取20余篇(部)代表性文献,对其在中国传播的文本、版本进行考据研究和比较分析,并追溯了学界对这些文本及蕴含思想内容的研究进展,从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是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选修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的教学大纲,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于2012年首次出版,2013年第一次修订。2018年,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